9月1日,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上海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上海市排水行業協會聯合主辦,上海荷瑞會展有限公司、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2020中國智慧水務產業高峰會議”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虹橋)順利舉行。作為上海國際水展的重磅交流活動,高峰會議吸引了近兩百名專業觀眾的熱情參與。與會者們在現場暢所欲言、總結經驗、交流對策、共享成果,為智慧水務建設獻計獻策。
上海市排水行業協會葛惠平副秘書長為本次高峰會議致辭。葛副秘書長表示,水環境是城市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社會經濟發展、人民身體健康有著積極、重要作用。本次會議聚焦傳統水務領域的轉型和智慧水務領域的產品、技術、服務的創新和升級,結合新興技術的優勢,促進物聯網與智慧水務產業的緊密結合,共同提升智慧水務產業。
上海市排水管理處肖震副處長以“ 基于‘一網統管’水務專題2.0版的排水運行專題系統”為題,從頂層設計、加快建設等方面,介紹了城運系統水務專題2.0版的具體工作。“一網統管”是上海市提升超大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工作抓手。報告介紹了其在道路積水處置、河湖水質改善、泵站放江控制三方面的智能化應用,并強調了數據治理在優化城市水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華科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安偉博士作題為“飲用水中病原微生物風險監測與控制”的報告。報告對我國“兩蟲”的污染現狀和風險控制策略進行了說明,指出“兩蟲”檢驗檢測儀器存在長期被海外壟斷。建議,報告提出以新國產設備降低成本批量在水源監測,識別出水源風險,可大幅降低供水“兩蟲”水質風險。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唐建國總工程師以“用國際視野打造上海市中心城區雨水規劃方案”為題,介紹了上海雨水排水現狀,通過規劃標準的研判,以國際視野對標海外特大城市(費城、紐約)的水系統,提出將雨水規劃納入水系統整體規劃。
上海鉑爾怡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王強 董事總經理作了題為“ ‘綠藍灰+管’視角下排水系統流量測量、并網管理與協同增效”的報告。“數字化治理”新業態對排水行業提出新要求,因此,必須構建“智慧水務”頂層建筑、夯實“提質增效”基層基礎。針對流量測量的現狀和難點,提出流量測量與排水管網的協同方案,并介紹了具體應用案例。
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陳廣副總經理帶來“智慧污水的思考和實踐”的報告。報告介紹了公司構建的點-塊-鏈一體化智慧污水建設方案,并重點分享了實踐心得:智慧化是需求導向,要為目標服務;智慧化核心在于模型和數據;打牢基礎行穩致遠;網絡信息安全的規劃、建設、驗收三同步。
上海昊滄系統控制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梁軍商務戰略與運營部總監以“污水廠數字化運營中的仿真技術”為題,介紹了國內首款商業化的污水處理工藝仿真及優化控制軟件——ProSee。該軟件可在空間和時間上實現感知與洞見,有助于優化決策,能夠有效提升污水處理行業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上海云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趙磊產品經理介紹了“關于城市污水管控平臺的一點思考”。針對用戶關注的不同協議PLC數據接入、跨地域網絡安全及成本、數據去噪補漏等問題,給出基于大數據中臺、微服務和分布式計算的解決方案,并指出周而復始、不斷迭代,才是產品化的思路。
上海肯特儀表有限公司張正文總監以“智慧計量對控漏的支撐及保障”,介紹了智慧計量對供水管網漏控支撐,以及對排水管網的數據保障。專注于電磁流量儀表、服務于水務行業,肯特以污水專用電磁流量計、DMA專用電磁水表、大用戶電磁水表、二次供水專用流量計等產品為抓手,并結合智慧服務平臺,著力實現流量計量智慧化。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深入應用,以及新型城鎮化、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智慧水務迎來高速發展期。本次高峰會議通過8個專業報告和現場交流,使與會者了解智慧水務領域發展趨勢,幫助水務企業切實向智慧管控、智能服務轉型,從而共同促進我國智慧水務產業價值的提升,激發產業活力。
展會同期青島佳明測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隋宗斌大項目部經理在現代醫院建設發展創新峰會做了關于《大腸菌群在線監測技術在醫療廢水領域的應用 》 的專題報告。
青島佳明微生物在線監測系統采用自主研發的酶底物法,結合先進的光、機、電前沿技術,可實現醫院廢水中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微生物指標的在線實時自動監測。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期間,系統被及時應用于醫院,通過對排污水體中的大腸菌群等微生物指標進行快速實時監測,為管控醫院殺菌消毒效果提供數據支撐,嚴格把控了糞-口傳播途徑水循環的關鍵節點,有效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糞便和污水擴散傳播。該系統已在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成功應用,為疫情期間的水質管控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了重要的防疫產品。2020年3月30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報道了佳明微生物在線監測系統在火神山、雷神山抗疫一線的應用。